从事前端工作,有必要对对浏览器内核有足够的了解。如果能够了若指掌,那么对开发工作非常有帮助,尤其是有助于处理网站在不同浏览器内核的兼容问题的解决。
浏览器最重要或者说核心的部分是“Rendering Engine”,译为“渲染引擎”,我们一般称之为“浏览器内核”。负责对网页语法的解释并渲染(显示)网页。 所以,通常所谓的浏览器内核也就是浏览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释也有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的浏览器里的渲染(显示)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是网页编写者需要在不同内核的浏览器中测试网页显示效果的原因。
目前市面上主打的浏览器大致分为下面几种:
1、Tridend内核,如果不知道Tridend,那么你一定知道微软的IE吧,没错,它就是IE的核心引擎,从IE诞生到现在一直使用的就是Tridend内核,国内的80%以上的浏览器用的都是它,Trident实际上是一款开放的内核,其接口内核设计的相当成熟,因此才有许多采用IE内核而非IE的浏览器(壳浏览器)涌现。只是在IE上面再次做了包装和本地化而已,如果搜搜、搜狗、360、遨游、世界之窗 。
2、Gecko内核,也称Firefox内核,这个是火狐firefox御用内核, 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因为这是个开源内核,因此受到许多人的青睐,Gecko内核的浏览器也很多,这也是Gecko内核虽然年轻但市场占有率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3、Webkit内核,(Safari内核,Chrome内核原型,开源)大家知道有苹果的和google的浏览器使用的是该内核,它的优点是快速解析javascript, Chrome使用自己研发的V8引擎)。WebKit 内核在手机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各大手机系统所使用的 Browser 内核引擎,都是基于 WebKit。使我们开发中最长用到的浏览器。
4、Presto内核,此内核为opera公司的商业内核,由于不开源,少有追随者,所以这里不加分析。Opera现已改用Google Chrome的Blink内核。
by 潇潇暮雨
2017/01/12